8月11日,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召開“工程師+創新團隊”建設工作推進會。此次會議由公司工會統籌組織,各單位工會積極響應,共同為推動創新團隊建設、助力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凝聚奮進力量。
精準謀劃,為創新筑根基
作為“工程師+創新團隊”建設的“總策劃”與“執行者”,公司工會始終將創新團隊建設作為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抓手。從制定《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工程師+創新團隊”建設實施方案》,明確“2023-2027年建設15支創新團隊”的總體目標,到投入118萬建設創新團隊工作室場所,工會牽頭搭建了一套涵蓋制度保障、資金支持、成果轉化的全流程工作體系。
為確保工作落地,工會細化任務分工,組織公司各單位工會完成創新團隊申報與命名工作,2025年新增6支創新團隊,公司級創新團隊總數達到22支;牽頭召開創新項目評審會,對48項申報項目嚴格審核,推動45個優質項目落地實施,預計年節能降耗超1000萬元。從方案設計到項目把關,工會全程參與,為創新工作筑牢基礎。
搭臺賦能,為團隊添動力
推進會現場,各單位匯報工作亮點紛呈,內容涵蓋團隊建設、項目進展、人才培養等關鍵維度,推進會成為各單位相互交流、借鑒經驗的平臺。
在人才培育方面,工會借助“師徒幫教”,以“技能提升”為抓手,推動創新團隊成為人才成長的“孵化器”。截至今年7月底,22支創新團隊累計培育高級工程師1名、工程師4名、助理工程師7名,技師12名、高級工62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儲備了堅實的技能人才隊伍。
錨定目標,為突破謀長遠
日前,榆林新材料集團工會瞄準在行業及省市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方面要爭先進位的目標,牽頭制定了“三年工作計劃”,為創新團隊指明奮進方向:短期沖刺市級示范工作室,中期斬獲行業協會榮譽,未來要積極創建省級示范性創新工作室。
為實現上述目標,公司工會將成立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各單位工會與創新團隊,對照省、市標準補短板、強弱項。同時,推動各團隊與行業協會的交流聯動,積極參與技術創新成果評選,提升行業影響力,為省級示范性創新工作室申報積累“硬實力”。
從搭建創新平臺到培育技能人才,從推動成果轉化到沖刺更高目標,榆林新材料集團工會始終以“服務企業發展、賦能產業工人”為己任,在“工程師+創新團隊”建設中展現了“娘家人”的擔當與作為。未來,榆林新材料集團工會將持續凝聚各方力量,讓創新活力在生產一線充分涌流,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