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標準的制定不是‘寫條款’,而是‘用數據講故事’。故事講圓了,標準就成了行業共同語言。”寶鈦集團科技部主任馮軍寧的這句話,道出了這家中國鈦工業領軍企業的制勝密碼。在高端鈦材領域,寶鈦集團正通過科技創新與標準制定的雙輪驅動,從全球鈦材的“供應商”蛻變為產業規則的“定義者”。
寶鈦集團科技部主任馮軍寧接受采訪
鈦金屬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醫療及3C工業的關鍵材料,在國家經濟建設、民生保障等領域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全球高端市場的激烈競爭,寶鈦集團的目標遠不止于提供優質材料。
近年來,寶鈦集團將科技創新視為核心引擎,目標直指建設世界一流專業領軍企業,著力實現產業體系升級壯大、科研創新引領全球、數字智能協同落地、人才支撐強勁有力、中國特色現代企業治理構建完善的質變。這一宏大愿景具體到生態構建上,就是要貫通“寶鈦標準—中國標準—國際標準”三級躍升體系,將技術優勢固化為持久的產業話語權。
截至2025年7月,寶鈦集團累計主導制定鈦領域各類標準295項,其中“十四五”期間貢獻了全國新增鈦材標準的60%以上。“這295項標準構成了全球鈦產業的‘操作系統’。”馮軍寧比喻道,尤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2022年發布的ISO 23515《鈦及鈦合金命名系統》——這是寶鈦代表中國主導的首個鈦領域ISO基礎標準,一舉解決了各國牌號命名的紛爭。“它標志著中國在國際標準頂層設計實現零的突破。”馮軍寧語氣中帶著自豪。
馮軍寧表示,更令人矚目的是寶鈦集團將“雙碳”基因注入標準體系。企業率先制定《鈦錠熔煉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海綿鈦和鈦錠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等國家級標準,開創性地把碳排放核算、產品碳足跡等要求寫入技術規范。“我們讓每項標準都承載綠色發展使命。”馮軍寧介紹道,這些突破使寶鈦集團獲評“鈦鋯及其合金標準研制創新示范基地”,其標準體系已覆蓋從材料命名到碳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寶鈦集團科技創新成果展示
高標準體系建設已成為驅動寶鈦集團躍升的核心動能。在市場競爭維度,標準成為打開國際高端市場的“金鑰匙”,助力寶鈦集團滿足航空巨頭對性能的極致要求,穩固全球供應鏈標桿地位;在技術創新維度,標準為企業研發繪制精準“路線圖”,引導資源聚焦關鍵技術突破,并通過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保持技術前沿敏銳度;在戰略話語維度,主導標準意味著掌握行業“話語權”,極大提升寶鈦集團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影響力,推動企業從“產品輸出者”向“規則制定型世界級領軍企業”跨越。
“下一步,我們要把標準嵌入AI原始系統。”面向未來,馮軍寧描繪著藍圖,寶鈦集團的“戰場”已延伸至數字維度:通過區塊鏈技術,讓每克鈦材自帶不可篡改的“出生證明”和精確的“碳基因”。這意味著從熔煉到成型的全流程數據將實時上鏈,為航空航天醫療等高端領域提供可追溯的質量信任基石。
從追趕標準到定義規則,從材料供應商到系統構建者,寶鈦集團用295項標準編織的產業“操作系統”,正將中國鈦工業推向全球價值鏈頂端。正如馮軍寧所言:“當標準成為產業共同語言,中國制造的故事就有了世界聽眾。”
(原文鏈接:http://sn.cri.cn/n/20250812/58c0c155-352d-4ae5-5a13-3a05adf0ceb9.html)